当前位置:首页 > 指点迷津 > 正文内容

保险业反内卷行动升级,非车险报行合一正式实施

toodd8小时前指点迷津4

界面新闻记者 | 吕文琦

继人身险和车险后,“报行合一”的风终于吹向了非车险领域。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近日对外发布《关于加强非车险业务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非车险“报行合一”要求,提出加强费率管理,严格条款费率使用,优化考核机制,健全保费收入管理。《通知》自2025年11月1日起实施。

非车险指除传统车险(如交强险、车损险)外的其他保险类型,其保障范围与被保险车辆无直接关联,主要包括意外险、财产险、责任险、健康险等。

自2020年车险综合改革落地以来,车险业务的盈利空间被明显压缩。与之相比,非车险市场被视为新的增长蓝海,近年来保持快速扩张,保费规模已接近财险总保费的一半。

然而,快速增长背后也暗藏乱象。为抢占市场份额,不少公司陷入激烈的“价格战”,非车险市场迅速出现无序竞争。

为了遏制这种“内卷”局面,监管部门计划在非车险领域全面推行“报行合一”制度。

所谓“报行合一”,通俗地说,就是保险公司不能“明一套、暗一套”——所有实际执行的条款与费率必须与报送监管的内容完全一致。这一制度最早在车险领域试点,2023年已延伸至人身险银保渠道,如今进一步覆盖到整个非车险市场。

此次《通知》共有12条内容,包含优化考核机制、加强费率管理、严格条款费率使用、强化保险中介管理、规范经营管理费用等多项要求。

在执行层面,监管部门明确禁止“阴阳合同”等违规操作,要求费用管理“实质重于形式”,严查暗中返佣、账外支付等问题,堵住费用流向的漏洞。

针对非车险普遍存在的“垫缴保费”“应收难”等顽疾,《通知》还要求严格实行“见费出单”制度——保险公司必须在收到全部或首期保费后,方可出具保单和发票。此举旨在提高保费实收率、防止虚挂中介或账外支付等违规行为,确保费用真实透明。

业内普遍认为,监管希望通过这一系列措施,根治非车险领域手续费畸高、费用失控和恶性价格竞争等问题,引导行业回归理性经营,摆脱“拼规模”的恶性循环。

安盛天平财险向界面新闻表示,《通知》的出台是推动非车险业务从‘规模导向’向‘质量导向’转型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引导行业回归理性竞争与可持续发展。公司一贯秉持合规经营与长期主义理念,对此我们表示积极支持,并将严格遵循监管要求,加快推进内部调整与业务优化。

天职国际保险咨询主管合伙人周瑾向界面新闻表示,监管推行非车险的全面报行合一,从根本上解决手续费畸高、费用使用不规范,以及恶性价格竞争等市场乱象行为,同时也为了保护消费者权益,引导行业规范经营和转型高质量发展的需求。

在今年8月的2025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中国人保副总裁、人保财险总裁于泽就指出,非车险长期亏损,主要原因在于脱离了保险定价的大数法则。“产品在销售过程中通过差异化来降低费率,使得大数法则无法实际应用。”于泽认为,非车险“报行合一”的监管政策落地,将引导行业回归保险本源。

在《通知》发布后,中国人保、平安产险、安盛天平等财险巨头表示已成立相应工作组,推进落实《通知》相关要求。

中国人保表示,公司已将落实非车险“报行合一”作为2025年重要工作任务。在公司层面,成立非车险“报行合一”工作专班,建立集团指导、子公司总部统筹、分支机构协同的工作机制,专项推进该项工作。在行业层面,则在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的指导下,协同主要主体在山东、云南等区域推进“见费出单”。

平安产险表示,公司已成立专项工作组,积极推进条款备案、系统改造等准备工作,确保在11月1日新规正式实施时全面达标。而在考核方面,将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合理降低保费规模、业务增速、市场份额的考核权重,强化合规经营、提升质量效益、加大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考核权重。

安盛天平向界面新闻透露,该公司已从考核机制、产品管理、渠道合规及客户权益保护等多个维度展开系统性部署,确保在11月1日前全面符合“报行合一”要求。此外,该公司也将强化分支机构培训与系统支持,保障政策平稳落地。

“长远来看,安盛天平将依托安盛集团的全球资源与专业经验,持续在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AI智能定价、绿色保险等领域深化创新,推动非车险业务的差异化与高质量发展。”安盛天平指出。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猪猪博客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yunweigou.cn/64250.html

分享给朋友:

“保险业反内卷行动升级,非车险报行合一正式实施” 的相关文章

京东升级AI品牌并推出数字人助手等三款产品

京东升级AI品牌并推出数字人助手等三款产品

9月25日,在2025京东全球科技探索者大会(JDD)上,京东集团SEC副主席、京东集团CEO许冉现场宣布大模型品牌Joy AI正式升级,并发布了购物和生活助手“京犀”、万能数字人助手“他她它”和附身智能应用“JoyInside”。...

沃格光电15亿定增押注玻璃基Mini LED,高负债之下隐忧频现

沃格光电15亿定增押注玻璃基Mini LED,高负债之下隐忧频现

界面新闻记者 | 陈慧东 光电玻璃精加工企业沃格光电(603773.SH)日前修改了其定增融资计划。 沃格光电拟定增募资不超过15亿元,拟用于玻璃基Mini LED显示背光模组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银行贷款项目。 界面新闻记者注意到,对比沃格光电今年5月披露的原定增预案,此次公司...

珀莱雅助推国货美妆花知晓开拓海外市场

珀莱雅助推国货美妆花知晓开拓海外市场

界面新闻记者 | 朱咏玲界面新闻编辑 | 许悦 9月1日,国货彩妆品牌花知晓宣布完成B轮融资,由珀莱雅独家投资,池杉资本担任长期独家财务顾问。此次融资将用于品牌全球化扩张、供应链整合与内容创新等方向。 花知晓母公司深圳花知晓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花知晓”)的工商信息已经发生变更。珀...

岸迈生物拟赴港上市,此前通过对外授权融资近5亿元

岸迈生物拟赴港上市,此前通过对外授权融资近5亿元

界面新闻记者 | 黄华界面新闻编辑 | 谢欣 据港交所6月17日披露,岸迈生物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中信证券和招银国际为联席保荐人。 官网资料显示,岸迈生物成立于2015年,产品集中在临床阶段,企业创始人为吴辰冰。在自主创业之前,吴辰冰还在华东理工大学担任过讲师,在哈佛医学院从事过免疫学...

中国第三大毫米波供应商承泰科技拟赴港上市,超九成营收依赖单一客户

中国第三大毫米波供应商承泰科技拟赴港上市,超九成营收依赖单一客户

界面新闻记者 赵阳戈 拟赴香港联交所上市的深圳承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承泰科技”)备受市场关注。 承泰科技逾九成收入源于第一大客户客户,虽然深度绑定大客户推动了业务扩张并带来规模效应,但逐年攀升的贸易应收款项及存货规模,也加剧了公司的资金压力。加之可赎回负债的偿付与持续的...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