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职场八卦 > 正文内容

券商赴港热潮重启,机构积极设立子公司,IPO、跨境并购与财富管理成争夺焦点

toodd13小时前职场八卦5

界面新闻记者 | 陈靖

市场复苏与企业出海加速的双重催化下,中资券商正掀起新一轮香港市场布局热潮,拟通过增资扩股强化在港业务能力。

今年以来,券商在港布局呈现“新设子公司”与“存量增资”双线并行的特征。具体来看,6月,西部证券(002673.SZ)宣布拟出资等值10亿元人民币设立全资香港子公司,明确将服务实体经济跨境投融资需求;8月,第一创业(002797.SZ)披露计划出资不超过5亿港元设立香港控股平台及持牌子公司;10月3日,国联民生证券 (601456.SH) 官宣香港子公司正式获得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SFC)核发的交易权牌照。东北证券(000686.SZ)也在近期透露,正有序推进香港子公司筹建工作,加速国际化经营步伐。

与此同时,已有香港业务基础的券商纷纷通过增资提升竞争力。4月,华安证券(600909.SH)向香港子公司华安金控增资5亿港元,东吴证券(601555.SH)计划向香港子公司增资不超过20亿港元;年初,广发证券(000776.SZ)向香港控股公司注资21.37亿港元。

据界面新闻不完全统计,2025年以来中资券商对香港子公司的增资总额已超50亿港元,叠加新设公司的资本金投入,行业在港资本布局力度创近三年新高。当前券商赴港布局呈现明显的梯度特征,头部机构完善全牌照服务,中小券商则聚焦细分领域补短板。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余丰慧对界面新闻指出,“中资券商在港积极申请业务资格、完善牌照体系,既能拓宽服务边界,又能构建覆盖保荐承销、并购、发债等领域的全链条服务能力。在此基础上,通过强化各业务条线的协同联动,可为客户提供‘一站式’跨境综合金融解决方案,进而有效提升自身市场竞争力。”

这场密集的“出海行动”背后,是港股融资市场的活跃与跨境金融需求的爆发,其中IPO保荐、跨境并购与财富管理成为三大必争之地。

IPO保荐业务的爆发式增长是核心驱动力。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前三季度,港股市场股权融资事件达456起,同比增长34.91%;融资总额3830.91亿港元,同比激增226.95%。

这一趋势与A股公司赴港上市热潮形成共振。截至10月14日,年内已有11家A股公司完成“A+H”上市,273家港股IPO申请处于“处理中”状态,阳光电源、东鹏饮料等龙头企业均在列。

为抓住这一机遇,券商纷纷加速完善牌照布局,9月华安证券香港子公司获香港证监会6号牌照(机构融资意见)后,正式具备IPO保荐资格,可提供企业融资咨询服务,包括IPO保荐、并购、发债等业务。

跨境并购与债券融资构成第二增长曲线。随着中国企业海外扩张提速,跨境并购、海外发债等需求持续上升。中信证券非银团队对界面新闻表示,香港的‘双市场属性’让其成为跨境债券融资的最佳试验场。一方面,离岸人民币债券(点心债)市场在此扎根,能满足企业多币种融资需求;另一方面,香港与内地的‘债券通’‘互换通’ 等机制,为中资券商开展债券承销与做市业务提供了流动性支撑,这种‘制度联通+市场开放’的组合,是其他国际金融中心难以复制的优势。”

目前,多家券商香港子公司已将跨境并购顾问、离岸债券承销作为重点发展方向,部分机构还推出了“IPO +发债+并购”的综合服务包。

财富管理业务则瞄准跨境资金流动机遇。在“跨境理财通”机制持续推进与南向资金活跃的背景下,券商正积极布局跨境资产管理与财富服务。

中信证券国际于业内率先推出了企业家办公室业务,意图打造具有前瞻视野和特色竞争力的综合金融服务生态,为高净值客户群体提供财富管理服务。

有非银分析师对界面新闻指出:"港股估值修复与AH股溢价收敛,让跨境资产配置需求显著上升,券商可借助香港子公司对接境内外投资者,提供涵盖股票、债券、基金的多元化产品,同时探索虚拟资产交易等创新领域。”数据显示,年内恒生指数累计涨幅达29.06%,恒生科技指数上涨37.54%,为财富管理业务提供了良好市场环境。

对于券商赴港布局的热潮,专家普遍认为机遇与挑战并存。上述分析师进一步解释,“从驱动因素来看,除了市场需求爆发,政策红利与机制优势形成重要支撑。港交所今年8月放宽‘A+H’股公众持股限制,将‘30亿港元市值+10%持股量’的双重要求改为二选一,降低了企业上市门槛,间接扩大了券商业务空间。同时,香港市场化的股权激励机制与国际化投资者基础,能帮助券商吸引国际人才与机构客户。”

但不容忽视的是,激烈竞争与合规成本构成两大挑战。目前,香港市场已聚集逾百家中资券商分支机构,高盛、摩根士丹利等国际投行凭借长期积累占据高端项目主导地位。

香颂资本董事沈萌同时提醒,“近期香港IPO表现活跃,内地企业在香港上市需求扩大,为在港中资机构带来新的发展机会。中小券商在承接香港IPO或并购或再融资等业务的能力有限,不排除会寻求一些擦边球或灰色的业务方式,维系在港业务的生存。”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猪猪博客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yunweigou.cn/65238.html

分享给朋友:

“券商赴港热潮重启,机构积极设立子公司,IPO、跨境并购与财富管理成争夺焦点” 的相关文章

戴家凯重返广发银行董事会,任职资格曾悬而未决

戴家凯重返广发银行董事会,任职资格曾悬而未决

界面新闻记者 | 曾令俊 中信信托副总经理戴家凯重返广发银行董事会。 9月25日,广发银行发布的公告显示,该行于9月23日召开的2025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选举戴家凯先生为广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前龙湖高管接任CEO,中交地产高管大换血能否破局?

前龙湖高管接任CEO,中交地产高管大换血能否破局?

随着中交地产(证券简称:*ST中地,证券代码:000736)重大资产重组完成资产交割,上市公司房地产开发业务相关的资产和负债置出至控股股东中交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中交地产管理层出现重大变动。 原董事长、总裁等一众高管集体请辞,并聘任新的总裁、副总裁和财务总监等高管。新的总裁人选为曾益明,他此前...

强一股份IPO陷客户集中风险与扩产争议双重考验

强一股份IPO陷客户集中风险与扩产争议双重考验

界面新闻记者 | 尹靖霏 近日,强一半导体(苏州)股份有限公司冲击科创板IPO迎来新动态,公司披露首轮问询函回复并更新了财务数据。 强一股份凭借2022-2024年营收翻倍、净利润激增超11倍的业绩表现,成为半导体IPO企业中的焦点。然而,在亮眼数据背后,公司却深陷 “客户高度集中且单客...

涉嫌信披违法违规遭证监会立案 富煌钢构净利润连降三年陷困局

涉嫌信披违法违规遭证监会立案 富煌钢构净利润连降三年陷困局

9月26日,富煌钢构(002743.SZ)披露公告称,公司于当日收到证监会对公司送达的《立案告知书》,公司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证监会决定对公司进行立案。 富煌钢构表示,目前公司各项经营活动和业务均正常开展,在立案调查期间,公司将积极配合证监会的相关调查工作,并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及监管要求...

岸迈生物冲刺港股IPO,对外授权合作累计吸金近5亿元

岸迈生物冲刺港股IPO,对外授权合作累计吸金近5亿元

界面新闻记者 | 黄华界面新闻编辑 | 谢欣 据港交所6月17日披露,岸迈生物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中信证券和招银国际为联席保荐人。 官网资料显示,岸迈生物成立于2015年,产品集中在临床阶段,企业创始人为吴辰冰。在自主创业之前,吴辰冰还在华东理工大学担任过讲师,在哈佛医学院从事过免疫学...

十年整合收官,湘财股份吸并大智慧方案落定,能否复刻东方财富增长神话?

十年整合收官,湘财股份吸并大智慧方案落定,能否复刻东方财富增长神话?

界面新闻记者 | 陈靖 从首次“擦肩”到角色互换的“联姻”,湘财股份与大智慧的十年纠葛,在2025年三季度收官之际迎来关键进展。 9月25日晚间,大智慧(601519.SH)披露重组报告书草案,湘财股份(600095.SH)拟换股吸收合并大智慧。湘财股份的A股换股价格为7.51元/股,大...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