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4小时月刊 > 正文内容

苹果跨文化传播与财政部地方债政策更新,化解存量债务与提前下达明年地方政府债限额

记者 辛圆

财政部预算司一级巡视员、政府债务研究和评估中心主任李大伟在周五的财政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财政部将继续提前下达2026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

李大伟表示,提前下达明年地方政府债限额主要有三方面考虑:一是在工作进度上抓紧履行有关程序,尽快下达限额;二是项目安排上,提前下达的限额重点支持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重大战略项目;三是在使用方向上,提前下达的限额除用于符合条件的项目建设外,还继续支持各地按规定化解存量隐性债务和解决政府拖欠企业账款,推动地方财政平稳运行。

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在9月12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将继续落实好一揽子化债举措,提前下达部分2026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靠前使用化债额度,多措并举化解存量隐性债务。

2024年11月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增加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的议案》。议案提出,一次性增加6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分三年实施。

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执行总监冯琳表示,截至9月底,用于置换隐债的再融资专项债已发行1.98万亿元。同时,新增专项债发行额度剩余7228亿元,综合考虑到期压力,在没有增量政策出台的情况下,预计四季度地方政府债发行量约为1.2万亿元,净融资约为6000亿元,与前三季度及去年同期相比,供给压力明显减弱。

“将明年部分置换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额度提前在今年四季度发行将有利于地方政府腾挪出更多资金去搞发展、搞建设,从而释放地方政府在基建投资等方面的稳增长动能,稳定四季度经济运行。”冯琳说。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在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表示,可将“6万亿元分三年、4万亿元分五年”的化债方式调整为根据地方债务形势和压力一次性给到地方,根据需要靠前化债而非平均用力。

罗志恒同时表示,可根据债务投向分别使用国债、一般债、专项债置换隐性债务,优化存量债务结构。对于因为央地事权划分不清晰导致的隐性债务,由国债置换;对于投向没有收益的项目,用一般债置换;对于投向有一定收益的项目,用专项债置换。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猪猪博客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yunweigou.cn/76406.html

分享给朋友:

“苹果跨文化传播与财政部地方债政策更新,化解存量债务与提前下达明年地方政府债限额” 的相关文章

ST仁东亿元跨界布局AI芯片引争议,高溢价投资暗藏哪些隐患?

ST仁东亿元跨界布局AI芯片引争议,高溢价投资暗藏哪些隐患?

界面新闻记者 | 牛其昌 年初刚刚完成重整的*ST仁东(仁东控股,002647.SZ),似乎急需一条“新赛道”支撑资本市场信心。继新设多家算力子公司后,这家第三方支付运营商又将“第二增长曲线”瞄准了当下火热的国产AI芯片领域。 9月24日晚间,*ST仁东发布了一份对外投资公告,基于对国产...

岸迈生物拟赴港上市应对AI技术出口管制,曾通过对外授权融资近5亿元

岸迈生物拟赴港上市应对AI技术出口管制,曾通过对外授权融资近5亿元

界面新闻记者 | 黄华界面新闻编辑 | 谢欣 据港交所6月17日披露,岸迈生物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中信证券和招银国际为联席保荐人。 官网资料显示,岸迈生物成立于2015年,产品集中在临床阶段,企业创始人为吴辰冰。在自主创业之前,吴辰冰还在华东理工大学担任过讲师,在哈佛医学院从事过免疫学...

康龙化成实验室事故致两员工窒息死亡,总裁被建议扣除40%年薪

康龙化成实验室事故致两员工窒息死亡,总裁被建议扣除40%年薪

近日,官方发布的调查报告,披露了知名医药研发外包服务(CRO)企业康龙化成(300759.SZ/03759.HK)一起实验室事故详情。 据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政府官网发布的事故调查报告显示,今年6月3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河西区泰河路6号的康龙化成(北京)新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发生一起亡人事件,造...

ST奥维控股股东一致行动人涉失信 1.86亿占用资金回收存疑

ST奥维控股股东一致行动人涉失信 1.86亿占用资金回收存疑

9月25日晚,奥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ST奥维”,002231.SZ)公告称,公司通过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查询到,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的一致行动人上海东和欣新材料集团有限公司被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人。截至2025年6月30日,上海东和欣及其关联方仍有1.86亿元资金占用款尚未...

强一股份IPO背后的隐忧,客户高度集中与扩产争议待解

强一股份IPO背后的隐忧,客户高度集中与扩产争议待解

界面新闻记者 | 尹靖霏 近日,强一半导体(苏州)股份有限公司冲击科创板IPO迎来新动态,公司披露首轮问询函回复并更新了财务数据。 强一股份凭借2022-2024年营收翻倍、净利润激增超11倍的业绩表现,成为半导体IPO企业中的焦点。然而,在亮眼数据背后,公司却深陷 “客户高度集中且单客...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