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品味生活 > 正文内容

全固态电池关键材料领域深度布局公司前瞻,催化机遇与概念股解析

toodd20小时前品味生活3

【奇瑞展出全固态电池模组,电芯能量密度600Wh/kg,是主流电池的2倍】近日,奇瑞汽车在2025全球创新大会上展出的全固态电池模组,让整个汽车行业为之一震。能量密度高达600Wh/kg,续航里程轻松突破1200-1300公里,甚至有望达到1500公里,这一数据达到传统液态锂电池的两倍多。奇瑞董事长尹同跃直接甩出“王炸”,宣布这项技术2026年就会装车试运行,2027年全面量产上市。

【机会前瞻】

日前,奇瑞汽车在2025全球创新大会上展出的全固态电池模组犀牛S,该全固态电池模组,电芯能量密度高达600Wh/kg,达到当前主流液态锂电池的2倍,可支撑电动车实现1200-1300公里续航,这让固态电池的产业化进程再度成为焦点。

此次奇瑞展出的全固态电池模组,核心突破集中在材料与结构创新。该电池采用 "原位聚合体系固态电解质" 与富锂锰正极材料的组合方案:前者取代了传统锂电池中易燃的液态电解液,从根源上消除了热失控风险,现场测试显示,电池经针刺、电钻钻孔后未发生冒烟起火,即便承受50%挤压变形并浸水仍能正常放电;后者凭借更高的比容量与电压平台,配合金属锂负极的应用,实现了能量密度的跨越式提升。

相较于目前市场主流三元锂电池200-300Wh/kg、磷酸铁锂电池180Wh/kg以下的能量密度水平,奇瑞的技术指标超过宁德时代凝聚态电池500Wh/kg的公开数据。这款电池并非实验室概念产品,奇瑞董事长尹同跃表示,2026年启动定向运营验证,2027年实现大规模装车。

作为下一代动力电池的核心方向,全固态电池因能量密度高、安全性强的优势被视为解决电动车续航焦虑的 "终极方案",但长期受制于三大瓶颈:电解质与电极界面稳定性差、快充性能与循环寿命难以兼顾、量产成本居高不下。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猪猪博客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yunweigou.cn/89528.html

分享给朋友:

“全固态电池关键材料领域深度布局公司前瞻,催化机遇与概念股解析” 的相关文章

小米称部分车主遭网络攻击 发起35起维权诉讼

小米称部分车主遭网络攻击 发起35起维权诉讼

9月26日,小米法务部在社交平台发文公布维权工作进展:2025年至今,小米法务已完成对16465条舆情线索的法律评估,重点监测网络账号231个,并针对其中92个恶意侵权账号提起民事诉讼,依法追究相关侵权人的法律责任。目前,部分案件已进入法院审理阶段,将适时公布案件进展。 同时,其亦关注到部分小...

河南一贪污犯伪造尿毒症病历脱逃监管四年,九名渎职狱警获刑

河南一贪污犯伪造尿毒症病历脱逃监管四年,九名渎职狱警获刑

2025年9月26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刑罚变更执行监督典型案例,其中河南一名被判刑16年的贪污犯,凭借精心策划的尿毒症、严重心脏病等虚假诊断,长达四年非法逍遥于监外。该起案件最后有9名狱警因犯徇私舞弊暂予监外执行罪获刑。 案例显示,罪犯郝某某,男,1966年10月出生,户籍所在地河南省漯河市...

央行,落实落细适度宽松货币政策 加强逆周期调节力度

央行,落实落细适度宽松货币政策 加强逆周期调节力度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5年第三季度(总第110次)例会于9月23日召开。会议分析了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认为当前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世界经济增长动能减弱,贸易壁垒增多,主要经济体经济表现有所分化,通胀走势和货币政策调整存在不确定性。我国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社会信心持续提振,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

长期护理险服务项目目录公布 我国5G移动电话用户超11亿

长期护理险服务项目目录公布 我国5G移动电话用户超11亿

长护险服务项目目录:不得随意调整或变更服务范围 9月25日,国家医保局印发《国家长期护理保险服务项目目录(试行)》。据介绍,《目录》明确的服务项目共有36项,按照生活照护类项目、医疗护理类项目分类管理。其中,生活照护类项目包括为长期护理保险待遇享受对象提供的日常生活照料及帮助维持其基本生活能力...

联讯仪器扭亏为盈背后,现金流转负与巨额募资合理性存疑

联讯仪器扭亏为盈背后,现金流转负与巨额募资合理性存疑

界面新闻记者 | 尹靖霏 8月15日,苏州联讯仪器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联讯仪器)科创板IPO获上交所受理,这家主攻电子测量与半导体测试设备的企业,正凭借反转的业绩冲刺资本市场。 曾在2022—2023年连续亏损的联讯仪器,借光通信与新能源汽车领域需求爆发,2024年实现盈利,公司营收三年间...

汉威科技,正就柔性可穿戴动捕服与多家机器人厂商合作交流

汉威科技,正就柔性可穿戴动捕服与多家机器人厂商合作交流

汉威科技9月28日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基于弹性传感技术的柔性可穿戴动捕服,可将捕捉到的人体运动数据实时传输至机器人系统,用于动作示范、训练学习甚至远程操控,为机器人动作训练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目前正积极与多家机器人厂商进行合作交流。由于该产品方案仍处于前期阶段,请投资者谨慎决策,注意投资风险。...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