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品味生活 > 正文内容

新能源车国内零售渗透率飙升,均价降至16万元以下

10月21日,据每日经济新闻,乘联分会数据显示,今年9月,新能源乘用车价格下降明显,均价为15.8万元,这是六年来新能源乘用车首次降至16万元以下。

据乘联分会日前公布的最新销量数据,9月零售224.1万辆,同比增长6.3%,环比增长11.0%。今年以来累计零售1700.5万辆,同比增长9.2%。

9月乘用车市场的特征是,乘用车厂商零售、出口、批发和生产均创当月历史新高,新能源出口创出历年各月的历史新高。

9月新能源车国内零售渗透率升到57.8%,较去年同期提升5个百分点,呈现出由报废更新、置换更新叠加新能源免征购置税等普惠政策托底背景下的新能源平稳增长。其中,自主品牌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78.1%;豪华车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34.5%;而主流合资品牌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仅有7.4%。

乘联分会秘书长崔东树发文称,2025年9月乘用车市场走势较强,在高基数下实现6%的较强增长,15万以下市场相对活跃,小型电动车表现突出,高端增程和插混系列表现较弱。

2025年1到9月乘用车均价是17万元,较2024年均价下降0.7万元,其中9月乘用车均价16.8万元,较同期降0.4万元

崔东树称,新能源车的均价近年逐步下降,从2023年的均价18.4万元,下降到2024年的均价 17.1 万元,2025 年的均价16万元,目前2025年9月均价是15.8万元,价格下降明显,体现新能源车消费的活跃。

今年9月份有23款车型降价,去年同期是36款,2023年同期是11款,当前市场保持相对稳定。9月新能源车的促销力度维持在10.2%的中高位水平,较同期增加2.6个百分点,较上月微增0.7个百分点。

9月部分中段企业有逐步崛起迹象,如吉利汽车、东风日产、小鹏汽车、小米汽车、零跑汽车等车企的环比表现较强。国有大集团自主品牌发力强增长,上汽、东风、长安、奇瑞、北汽等五大国有大集团的自主品牌9月同比合计增25%,其中深蓝、岚图、极狐、大集团的自主创二代强势增长。

有业内分析认为,车价降下来,是产业链成熟与政策推动的双重作用。目前,电池成本较2022年下降约15%,车企规模化生产分摊了成本,为价格下调提供了空间。同时,各地政府持续推出的新能源汽车消费补贴、免购置税等政策,进一步降低了消费者购车成本。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猪猪博客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yunweigou.cn/92207.html

分享给朋友:

“新能源车国内零售渗透率飙升,均价降至16万元以下” 的相关文章

十年纠缠终落地,湘财股份吸并大智慧方案确定,能否复刻下一个东方财富?

十年纠缠终落地,湘财股份吸并大智慧方案确定,能否复刻下一个东方财富?

界面新闻记者 | 陈靖 从首次“擦肩”到角色互换的“联姻”,湘财股份与大智慧的十年纠葛,在2025年三季度收官之际迎来关键进展。 9月25日晚间,大智慧(601519.SH)披露重组报告书草案,湘财股份(600095.SH)拟换股吸收合并大智慧。湘财股份的A股换股价格为7.51元/股,大...

特朗普拟对药品加征100%关税,国产创新药将面临哪些挑战?

特朗普拟对药品加征100%关税,国产创新药将面临哪些挑战?

界面新闻记者 | 李科文界面新闻编辑 | 谢欣 当地时间9月25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其社交媒体平台“真实社交”发文称,自10月1日起将对“所有任何品牌(Branded)或已获专利(Patented)的药品”征收100%的关税。 特朗普补充称,这一措施不适用于在美国建设药品生产厂的药企。豁...

日本企业广东行达成千亿规模合作项目

日本企业广东行达成千亿规模合作项目

界面新闻记者 | 张熹珑 广东是国内与日本贸易规模最大的省份,面向日本的贸易持续保持高增长。 6月12日-13日,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办的“日本企业广东行”上,68个项目落地,总金额1166亿元,其中27个项目现场签约,签约金额达1034.64亿元,涵盖汽车、生物医药和健康、低空经济、人工智...

国资委强调坚决抵制恶性竞争并优化投资结构

国资委强调坚决抵制恶性竞争并优化投资结构

记者 辛圆 据国资委网站周五发布消息,国资委主任张玉卓主持召开部分国有企业经济运行座谈会,聚焦稳电价、稳煤价、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等,听取企业意见建议,进一步研究夯实企业高质量发展基础的政策举措。 张玉卓表示,要更好助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要着力抓好稳健经营,锚定“...

央行今日开展1817亿元7天逆回购操作

央行今日开展1817亿元7天逆回购操作

央行今日开展1817亿元7天逆回购操作,操作利率为1.40%,与此前持平。...

从新玩具到新入口,AI百镜大战一触即发

从新玩具到新入口,AI百镜大战一触即发

界面新闻记者 | 伍洋宇界面新闻编辑 | 文姝琪 2024年年初的一天,小米AI眼镜负责人李创奇发起了一场不太日常的对话。 他将一份文件拖进小米内部办公软件自己与雷军的聊天窗口,一边打下这样一段文字:“……就...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